English

“21世纪中国、日本与亚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

2000-04-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西海 我有话说

本报讯 3月29日至30日,由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卡乐B日本研究基金共同主办的题为“21世纪中国、日本与亚洲”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来自中日两国的60多位著名人士与专家学者参加了讨论会。

在开幕式上,讨论会中方筹委会主任、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学珍先生与日方筹委会主任、卡乐B日本研究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长松尾聪先生致开幕词,日本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先生和中华日本学会会长刘德有先生也分别致辞。150余名中日学者和各界人士也出席了开幕式。

这次讨论会首先由中日双方的著名人士作特别讲演,前联合国副秘书长明石康先生作了题为“全球化下的亚洲与世界”的讲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先生作了题为“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讲演。此外,还分别由中日双方著名学者作了主题报告,日本庆应大学教授国分良成作了题为“全球化下的亚洲、中国与日本”的报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贾庆国作了题为“正在出现的中美日三角关系:对三边安全合作的影响”的报告。两位教授的报告为本次讨论会勾勒了一个宏观的框架。

本次讨论会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大的主题来提出报告与进行讨论。共有15位学者在会上做了主题报告,另外还有十几位学者提交了论文。

在政治主题的报告与讨论中,由日方报告人藤原归一作了题为“全球化的两个面孔——相互依赖与霸权秩序”的报告,从经济和政治两个侧面分析了全球化的利弊,认为亚洲国家在这一发展趋势中具有共同利益,提出了亚洲国家在政治上如何应对的方法;中方报告人梁云祥作了题为“中日亚洲安全战略与中日关系”的报告,就冷战后中日两国不同的安全战略及其对东亚地区安全结构的影响和在这一结构下对东亚危机的处理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作了论述,认为建立多边安全结构是稳定东亚国际关系和中日关系最根本的途径;白智立和王新生分别作了题为“从战后日本行政体制的特征看21世纪我国的行政发展”和“从日本行政改革看政府职能的转换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的报告,对战后日本行政体制的确立及其改革的历史作了回顾,并指出了目前两国行政改革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

在经济主题的报告与讨论中,中方报告人萧琛作了题为“入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有关政策建议”的报告,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农业面临的利弊得失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需要对此作出政策调整;日方报告人深川由起子作了题为“作为战略性全球主义的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报告,探讨了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可能性;中方报告人王跃生作了题为“亚洲的企业融资制度:历史演进与未来选择”的报告,认为亚洲式的关系型企业融资制度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融资制度,使其按照市场制度平等、自由的原则来进行。王建华作了题为“21世纪需要思维的革命——人性的解放与人类未来”的报告,从哲学的宏观角度分析了人类在追求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即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和精神文明的严重滞后,提出从人性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学,即建立一些符合人类健全发展的经济激励、管理和教育机制,使21世纪的经济学对人类未来作出贡献。

在文化主题的报告与讨论中,中方报告人尚会鹏作了题为“全球化形势下东亚社会面临的挑战——从人与集团的角度考察”的报告,分析了东亚社会与近代西方社会不同的社会特性,即主要表现在个人与集团的不同关系问题上,并认为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东亚社会模式将发生变化,即向着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转变,并指出了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日方报告人村田雄二郎作了题为“近代中国国民的诞生”的报告,围绕“公”与“私”的关系来探讨近代以来中国“国民”“国民文化”等概念的形成,并试图重新构筑二者的关系;中方报告人麻国庆作了题为“日本的神社与中国的庙”的报告,通过对日本神社和中国庙宇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比较,认识它们在各自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中所发挥的作用,并进而指出应该从文化视角来看全球化的问题;另一位中方报告人吴晓东作了题为“竹内好与伊藤虎丸对鲁迅《狂人日记》的解读”的报告,主要以日本学者对鲁迅著作的研究为切入点,来揭示出鲁迅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观点;另一位日方报告人小熊英二作了题为“全球化与日本民族主义”的报告,认为全球化的进展有可能引起民族主义,近年来日本就出现了一种对抗美国文化渗透的民族主义,但这一动向并不意味着战前民族主义的回归,而是对于当前国际关系以及生活方式变化的一种反映。

这次讨论会以面向未来新世纪的姿态从多个视角来探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日本乃至亚洲的对应措施,对未来中日两国与亚洲的理性发展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与设想。讨论中,两国学者友好地相互交流彼此的看法,使这次讨论会获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无疑有利于中日两国的学术交流以及中日两国的相互理解与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整个亚洲的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